(一)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的培养基优化

发布于 2025-11-19 15:26:46

国务院颁布的《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》(国令第818号)将于2026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在新条例下,作为企业应该如何挑选合适自己的培养基?


目前UC-MSCs在细胞治疗中前景广阔,但实现高质量、大规模的临床级生产是关键挑战。培养基是核心因素之一。传统使用胎牛血清(FBS)存在安全风险和批次差异,而人血小板裂解物(hPL)和成分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是更有前景的替代方案。由Wiley出版的《Stem Cells International》杂志发表的研究文章,文章标题为《Optimization of Culture Media for Human Umbilical Cord-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Production》

  

北科生物储王龙研究团队在Wiley出版的《Stem Cells International》杂志上发表的《Optimization of Culture Media for Human Umbilical Cord-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Production》系统地评估了多种培养基体系对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(UC-MSCs)体外扩增、表型维持及功能特性的影响,旨在为临床级规模化生产提供培养基选择的科学依据。

图片1

、研究目的

· 目的:通过对比不同培养基(基础培养基、商业化无血清培养基)对UC-MSCs增殖、表型、分化潜能、免疫调节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,筛选出最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培养基体系。


、研究方法与思路

1. 细胞来源:从健康产妇脐带华通胶中分离UC-MSCs,遵循GMP规范。

2. 培养基比较

基础培养基:α-MEM(Lonza/Gibco)、DMEM、DMEM/F12,分别添加5%或10%人血小板裂解液(hPL)。

商业化无血清培养基:Corning® MSC Xeno-Free SFM、NutriStem® XF Medium、Prime-XV® MSC Expansion XSFM,单独使用或添加2% hPL或玻连蛋白。

3. 评估指标

增殖能力:群体倍增时间(PDT)、细胞产量、细胞直径。

表型特征: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/CD90/CD105(≥95%)和CD45/CD34/HLA-DR(≤2%)表达。

功能分析:三系分化潜能(成骨/成脂/成软骨)、CFU-F克隆形成能力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(MLR)免疫抑制率。

安全性: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、裸鼠体内致瘤性实验、核型分析。


、主要结果

           1. 基础培养基比较

     · 增殖效果α-MEM(Gibco)和DMEM/F12的PDT显著低于DMEM,细胞直径更小,均匀性更好。

     · hPL浓度5% hPL已足够支持增殖,10%未显着提升效果;不同品牌hPL(Stemulate® vs. PLTGold®)无显著差异。

     · 成分分析DMEM成分简单(氨基酸种类少),可能是其效果较差的原因。

           2. 商业化无血清培养基表现

      · 原代培养:单独使用均无法支持细胞贴壁,需添加2% hPL或玻连蛋白。Prime-XV® + 2% hPL的原代细胞产量最高(9.64×10⁴ cells/day)。

      · 传代培养

PDT优势:商业化培养基PDT(16.72–19.75小时)显著优于基础培养基(22.94–23.31小时)。

细胞形态:细胞更立体、直径更小(Prime-XV组仅15.55–16.44 μm),分布更均匀。

功能提升:CFU-F克隆数(NutriStem® XF和Prime-XV组>24个/100细胞)和免疫抑制率(NutriStem® XF组达43.70%)均显著高于基础培养基。

           3. 安全性验证

      · 无致瘤性:软琼脂实验无克隆形成;裸鼠体内112天无肿瘤生成;核型分析显示P2–P10细胞染色体正常。

      · 符合ISCT标准:所有培养基均维持MSCs表型(CD73/90/105>95%,HLA-DR<2%)和三系分化能力。

            4. 规模化生产验证

       · 使用优选培养基(NutriStem® XF + 2% hPL)进行7个批次的放大生产(2–10层细胞工厂):

稳定性:P5细胞产量达9.89×10⁹ ± 1.95×10⁹,累积增殖倍数4049.90倍,细胞存活率>90%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成本:每生产1×10⁹细胞培养基成本约2472美元。


图片2

、讨论与结论

· 核心结论: 

商业化无血清培养基(尤其是NutriStem® XF和Prime-XV®)在增殖速度、细胞均一性、免疫调节功能方面优于传统基础培养基。

添加2% hPL可有效解决无血清培养基在原代培养中贴壁困难的问题。

o 优选培养基支持大规模生产,且细胞质量符合临床应用标准。


这项研究通过系统比较不同培养基体系对 UC-MSCs 的影响,明确了商业化无血清培养基(如 NutriStem® XF 和 Prime-XV®)在细胞扩增效率、功能维持及安全性上的优势,尤其在结合 2% hPL 的条件下,能够实现高效、稳定、符合临床标准的细胞生产,为 UC-MSCs 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。


然而,所选用的培养基皆为国外产品,这是否意味着国内培养基的性能欠佳呢?北科团队将国内培养基引入实验并进行对比,结果表明,部分国内培养基在特定指标方面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,但在增殖速率和细胞活性等基础性能方面已可达到相近水平。随着国内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,国内培养基在配方优化和工艺改进方面持续取得突破,未来有望在高端培养基市场占据一定份额。因此,不能简单断定国内培养基完全逊色于国外产品,而应持续关注其技术进展和市场表现。


详见(二)国产培养基代替进口培养基的可行性

3

微信图片_20251118091312_346_71

更多试剂详情了解:

京东工业:

1、OrbioX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HB01-M【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】-京东

2、OrbioXSupplement 细胞体外培养添加物 25mL/瓶 HB01-S25【图片 价格 品牌 报价】-京东